運動刮痧與關節復位研習
課程資訊
物理治療大師Panjabi於1992年整合各家學派所提出的穩定模組(Stability model)中,強調身體穩定是由被動-骨骼系統,主動-肌肉系統及神經,三大元素所控制,有別於目前大多數著重神經肌肉控制的研習課程。
本次研習將著重於骨骼及肌肉軟組織的重要性,藉由確保關節都在正確的骨骼排列上,再透過運動刮痧有效放鬆軟組織,使肌肉及筋膜張力維持在最自然的狀態,以誘發個案身體自主做出正確的動作模組。
關節復位將著重於胸椎、肩關節、肘關節、腕關節、指關節、踝關節等關節,手法包含被動或是藉由肌肉收縮的特性而借力使力,使骨骼自動被拉回原有的位置。
刮痧,是利用表面平滑的器具,在經潤濕的皮膚上形成單一方向的反覆刮動,直到出痧為止的傳統民俗療法,一般民眾常用於處理肌肉骨骼疼痛的問題,以達到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的目的。近年西方研究也發現刮痧後能有效增加血液循環至四倍之多,而這也是任何非侵入手法以增加血流之冠;除了血液循環外,於動物實驗中更發現刮痧具有增強免疫力之作用。
運動刮痧為筋鑑康刮痧的其中一種手法,為黃卉君物理治療師於2016年為配合奧運選手之訓練課表,特別研發出的獨特手法,以幫助選手在不間斷的訓練下,能用最快速的時間促進組織修復以保有最佳的肌肉狀態。針對頂尖運動員,不間斷的訓練為通往金牌之不二法門,有別於傳統刮痧需於刮完後完全休息二至三天,甚至需一周左右才能完全退痧,「運動刮痧」可以在達到有效軟組織放鬆之下,隔天讓選手繼續練習,突破自我。將傳統刮痧結合物理治療專業知識與防護技巧的「運動刮痧」,是黃卉君物理治療師世界首創,特研發的中西合併創新手法,深受國家選手及國際好評。
課程大綱
本課程『運動刮痧與關節復位』專業研習為期兩天完整訓練!
第一天
刮痧概論與科學實證
MGA刮痧系統介紹
MGA臨床案例分享
---
運動刮痧概論
運動刮痧手法練習
運動刮痧評估通則與注意事項
軟組織張力評估手感建立
---
關節復位概論
關節復位評估通則與注意事項
---
頭部及臉部評估與運動刮痧實作
頸.胸.腰及薦椎之軟組織張力評估
頸.胸.腰及薦椎之運動刮痧實作(姿勢擺位.方向與力道)
胸椎之關節復位
第二天
上肢
肩.肘.腕之軟組織張力評估
肩.肘.腕之運動刮痧實作
肩頰骨與肱骨頭之關節復位
手肘之關節復位
手腕與指關節之關節復位
---
下肢
髖.膝.踝之軟組織張力評估
髖.膝.踝之運動刮痧實作
踝關節之關節復位
趾關節之關節復位
2020年【運動刮痧與關節復位】課程講座資訊